2019年2月1日《兰州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为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提供了法规依据,以刚性约束倒逼群众自觉开展垃圾分类。在兰州市35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内,四色的分类垃圾桶、醒目的宣传条幅、生动的宣传海报等全方位宣传物品已全部覆盖,让居民随处都可以学习到垃圾分类知识。
走进安宁区黄河家园居民小区,草坪上、宣传告示栏、墙面上,随处可见垃圾分类标识或信息,在垃圾回收处,更可看到一个个有明显分类标识的四种颜色的垃圾桶(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可回收物、其它垃圾)整齐摆放,整个小区垃圾分类文化氛围十分浓厚。记者注意到:前来扔垃圾的居民会主动将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在分类垃圾桶旁边还可以看见笑意盈盈的桶边督导员,为每一位前来投放垃圾的居民热情讲解,pg电玩城-pg电子直营网,并指导分类。
在城关区酒泉小院,可以看到一组非常“高大上”的垃圾可回收箱和“礼品兑换机”。垃圾可回收箱设有织物投口、纸张投口、金属投口、塑料投口等,居民只需通过下载应用软件或者关注微信公众号注册成为用户后录入个人的肖像信息,投放时只需在垃圾分类箱前完成人脸认证或者微信客户端登录,选择相应的垃圾类别投放按钮投放垃圾即可,在居民准确投递完成后,显示屏上就会显示居民垃圾投放的重量以及获得的积分。在获取一定的积分后,居民可通过旁边的“礼品兑换机”和“巾帼家美积分超市”兑换酱油、洗手液、洗衣粉、洗洁精、纸巾、毛巾、香皂等生活用品以及一些学习用品,整个过程快速而便捷。
推广垃圾分类既要有“软”的抓手,宣传栏厂家,又要“硬起来”。在推进过程中,一方面,要正确引导、软性约束,通过宣传教育、党建引领、积分兑换等方式提高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的积极性,有效提升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准确率;另一方面,在法律条款的刚性约束下,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同时,也要加大垃圾桶、垃圾袋、垃圾运输车等硬件设施建设,让市民切实自觉履行垃圾分类的责任和义务。软硬兼施,才能让垃圾分类成为居民的自觉行为。
分类垃圾“转身”变废为宝
“你是什么垃圾?”上海众多居委会大妈在引导居民投放生活垃圾时提出的“灵魂拷问”在前段时间风靡网络。2019年以来,垃圾分类在兰州的街头巷尾也成了热议的话题,与此同时,“分类投放的垃圾去哪了?”也成为人们比较疑惑和担心的问题。
在安宁区全循环智能生态分类运营中心,观摩团实地查看了全循环智能智慧控制中心、有毒有害暂存中心、易腐垃圾处置中心、再生资源分类打包中心、大件垃圾拆解中心建设运营情况,详细了解厨余、可回收、有害、其他四类垃圾的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等工作环节。观摩团对安宁区垃圾分类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安宁区坚持“政府主导、顶层设计、试点先行、逐步突破、全域推广”的原则,建立了工作推进落实机制,垃圾分类工作在示范引领、宣传引导、硬件配备、分类清运、末端处置等方面有目标、有方案、有办法、有思路,工作成效明显,经验做法值得借鉴和推广。
在这里,记者也看到厨余垃圾在这个中心华丽转身,重新焕发了新的生机。剩饭剩菜、瓜皮果核,被集中收集处理后,通过高温发酵、烘干脱水等过程,短短的7天时间,易腐垃圾华丽转身、变废为宝,变成了最受欢迎、肥力极强的有机肥,不但排除了二次污染的隐患,而且带来了一定的经济价值。
在黄河家园垃圾分类智能化小区,观摩团对智能化分类设备进行详细了解。该小区设有厨余、可回收、有害、其他四类智能回收垃圾亭,每个单元门口配备有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的二分类智能设备,市民可扫码免费领取环保塑料袋,并进行分类投放,投放可回收垃圾时,会获得兑换日用品的积分奖励。据介绍,居民通过扫码投放垃圾后,设备可自动采集投放人信息、投放时间、投放重量和垃圾种类。通过运用数据库技术实现垃圾分类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形成分类工作覆盖率、用户参与度、分类准确指数、再生资源回收、设备的运行状态等智能化数据的管理,有效解决垃圾分投混运混处理的问题。
一天处理生活垃圾2000吨